繼不久前切入壁壘森嚴的日本K-car市場引發鈴木社長“比亞迪威脅論”之后,比亞迪在歐洲發達國家市場的銷量突破再一次引發了外媒的廣泛關注。
多國銷量趕超特斯拉
根據英國汽車制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的數據,比亞迪10月在英國的新車注冊量接近特斯拉的七倍。

截至10月底,比亞迪在英國今年的累計銷量已經達到39,103輛,同比增長超六倍;而特斯拉同期銷量則下滑4.5%至35,455輛。
在德國市場,德國聯邦機動車運輸管理局(KBA)數據顯示,比亞迪10月在德國的注冊量超過特斯拉四倍以上。
比亞迪的歐洲擴張并不僅限于英德這兩個核心市場。

早在2025年4月,其在歐洲14國的總銷量就達到了11,123輛,當時已超越特斯拉,引發了包括美國CNBC電視臺和英國《金融時報》等主流媒體的強烈關注。

今年9月份,比亞迪在整個歐洲(不含英國)的銷量同比大增了272%,與此同時,特斯拉的銷量則下降了10.5%。
在同樣被視為歐美發達國家的澳大利亞,比亞迪同樣表現強勁,2025年1-9月累計銷量達37,923輛,近兩個月月均銷量更是突破5000臺。其中,比亞迪的插電混動車型上半年交付量更是占到了市場的58%,占據了絕對優勢。
對于那些質疑比亞迪全球市場銷量增長含金量的人,這些數據無疑是最好的回擊。
技術與本地化雙輪驅動
相比過去中國車企往往靠價格取勝,比亞迪這一輪歐洲攻勢主要得益于產品的技術吸引力和成功本地化策略。
比如在德國,(Seal)的起售價為46,990歐元(約合人民幣39萬元),遠高于特斯拉Model 3的33,000歐元;在英國,海豹售價高達41萬元人民幣,甚至超過奧迪A4近10萬元,依然熱銷,這些都凸顯了歐洲消費者對比亞迪技術的追捧。

比亞迪在電池技術領域的優勢自不必說,在很多新技術領域,比亞迪同樣讓歐洲消費者大開眼界。
比如四月份在意大利米蘭亮相的騰勢品牌,攜Z9GT等車型,以“科技豪華”的定位進軍歐洲市場,其所搭載的易三方等技術平臺,以小轉彎半徑、蟹行移動等一系列獨特功能,展示了比亞迪強大的技術力,用技術實力定義標桿,吸引到了不少追求科技感和豪華感的歐洲消費者。

可以說,無論是續航、動力這些硬實力,造型設計、內飾質感這些過去中國品牌比較薄弱的地方,還是中國廠商獨步天下的智能化領域,從有著“煉獄”般競爭的中國市場脫穎而出的比亞迪產品無論從哪個角度,都讓歐洲消費者心甘情愿為更高的溢價排隊買單。
與此同時,比亞迪在歐洲也成功實現了本地化運營。
目前,比亞迪位于匈牙利賽格德工廠已于10月投產,一期年產能10萬輛,可以直接規避歐盟關稅壁壘,進一步提升比亞迪產品的競爭力和投放速度。
比亞迪還通過贊助2024歐洲杯、參與歐盟碰撞測試獲得五星認證,拉近了和歐洲消費者的距離,有效提升了品牌曝光度和信任度。

在車型投放方面,比如針對充電設施完善的西歐市場,比亞迪主推長續航車型ATTO 3(海外版)和小型純電車海鷗等車型,而在充電設施相對匱乏的南歐,則側重DM-i插電混動技術,比如宋PLUS DM-i在西班牙就持續霸榜。
在渠道方面,比亞迪也是下了很多苦功,一步一個腳印扎根歐洲市場。
以銷量突破最大的英國市場為例,2023年初入英國時,比亞迪品牌認知度低,僅擁有單一車型,經銷商也持觀望態度,此后,比亞迪團隊通過高頻拜訪經銷商逐步建立起了信任,并成功打造了示范門店展示實力。
短短兩年時間,比亞迪在英國的銷售網點已經從4家先鋒店擴展至超100家門店,實現了對英國全境主要地區的覆蓋。

截至目前,比亞迪在歐洲的產品矩陣已擴充到10款車型,覆蓋純電及混動多種動力形式,銷量前景一片大好。
總結
對比亞迪而言,在歐洲市場取得突破無疑有著重大的意義,相比新興市場,歐美這樣的老牌汽車市場無論是消費者的挑剔程度還是競爭對手的實力都要強得多。
但是與難度相對應,取得成功的收益同樣是巨大的,比亞迪在歐洲市場突飛猛進,不僅意味著打開了擁有更強購買力的消費市場,更代表著中國品牌在全球汽車工業“食物鏈”又攀登上了新的高度。
按照這樣的趨勢,用不了多久,比亞迪將徹底改變全球汽車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