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馬自達正式告別其經典的燃油版“馬6”,推出全新純電版——馬自達6e。這款由中日合作開發的電動車,既承載著品牌的傳統,也代表著其電動化轉型的野心。它能否延續“馬6”二十余年的輝煌?我們通過實測來揭曉答案。

“請踩下制動踏板以啟動”,當副駕駛門剛被打開一條縫時,揚聲器便傳來溫柔的提示。這聽起來似乎多余,卻恰好暗示了馬自達的轉型。過去,這個品牌在電動車領域一直“踩著剎車”,專注于大排量無渦輪發動機、搭載轉子引擎的插混車,以及直列六缸柴油機。

如今,馬自達終于“松開剎車”,憑借6e全面進軍電動化領域。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但令人惋惜的是,歷經三代的經典的馬自達6正式退場,尤其是那款深受喜愛的旅行版。繼任者只提供溜背式轎車造型,與中國長安汽車合作開發,在中國市場以深藍SL03之名早已上市。

馬自達6e的電機位于后軸,輸出功率190千瓦。對于一輛接近五米的轎車來說,這樣的動力不算驚人,卻能帶來順暢、沉穩的加速體驗。極速可達175公里/小時,整體行駛極為安靜。有趣的是,在不同車速下,唯一明顯的噪音竟來自無線充電風扇,因此我還是建議改用有線充電。車內儲物空間豐富,中控臺下方還有一個額外儲物格,設計貼心。

馬自達6e的制動力調校出色,能平穩停車,無突兀點頭感,即便啟用自適應巡航也保持順滑。動能制動強度(從滑行到強回收)可通過方向盤或中控觸控屏調節。不過,該車不支持“單踏板駕駛”或自適應能量回收。此外,它的亮點在于制動距離表現驚人——從100公里/小時剎停僅需34.6米,優于許多德系電動車及馬自達自家車型。

馬自達6e搭載68.8千瓦時的磷酸鐵鋰電池,快充約需34分鐘可補能300公里。雖官方稱最大充電功率可達165千瓦,但測試時僅能達到143千瓦。實測續航為357公里,表現中規中矩。“溫柔”駕駛還可多跑50公里;換另一充電樁后功率也略有提升。
若仍嫌不夠,可加1600歐元升級至長續航版(80千瓦時、三元鋰電池),但其最大充電功率僅90千瓦,反而顯得不劃算。值得稱贊的是,新車充電規劃與費用提示系統做得非常完善,唯獨“充電口無照明”令人不便——夜間補能得靠手電筒。


只要有點耐心與光源,長途旅行完全不成問題。馬自達6e車內空間寬敞,乘坐舒適。底盤在經過顛簸時略顯生硬,但很快恢復穩定,整體行駛質感沉穩,不會因路面起伏而失態。
急速變線時車身姿態依舊穩健,可見底盤調校功底扎實。


馬自達6e內飾采用大量棕色真皮,手感上乘。中控布局以大屏為主,實體按鍵極少——雨刷、燈光、后視鏡調節全靠觸控操作。雖然初次上手略顯繁瑣,但一旦設定完畢,使用體驗還算順暢。

儀表信息布局合理,行車數據清晰可見。獨特的是抬頭顯示的“雪地模式”:背景變為淺藍色,提高對比度,便于冬日駕駛觀察。


不過,儲物表現是明顯短板:336升的后備廂容量偏小,低于同級的現代IONIQ 6(約400升)和大眾汽車ID.7(約530升)。前備廂容積則有72升,可選配100歐元的毛氈儲物箱,防刮又實用。

此外,我們這款馬自達6e試駕車型的售價為48100歐元,配置相當豐富。柔軟的Nappa真皮座椅、絨面包覆的空調出風口區域、以及扎實的裝配工藝,讓人聯想到更高價位的豪華轎車。整體而言,馬自達6e的車內質感與舒適度堪稱一流,體現了馬自達仍然堅持的匠心精神。
馬自達6e憑借高質感內飾、寬敞空間、出色操控和強勁制動表現,展現了品牌轉向電動化后的成熟面貌。然而,在續航、充電效率以及實用性方面,它尚未完全填補前代馬自達6留下的空白。一句話總結:這是一臺值得稱贊的電動馬自達,但距離“完美接班人”仍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