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中國汽車市場,一個品牌若能在七年內實現從零到兩百萬輛的跨越,絕非偶然。捷途汽車,這個以“旅行+”戰略為核心驅動力的品牌,用七年時間書寫了一段從拓荒到引領的成長傳奇。它不僅是中國汽車工業全球化浪潮中的一匹黑馬,更是“旅行+”生態的堅定踐行者與品類創新的引領者。
從2018年品牌發布,到2023年旅行者系列橫空出世,再到如今山海序列的拓展與縱橫陣營的協同,捷途始終圍繞“人、車、場景”構建出行生態,不斷突破產品邊界與用戶想象。而今,站在累計銷量突破200萬輛、海外市場占比不斷提升的新起點上,捷途正以更成熟的產品布局、更智能的技術賦能和更貼近用戶的生態服務,開啟“下一個兩百萬”的新征程。

戰略先行:“旅行+”生態,從前瞻布局到行業共識
早在七年前,當多數車企仍在傳統家用與性能賽道中激烈角逐時,捷途便敏銳地捕捉到中國用戶對出行方式與生活形態的深層次需求,率先提出“旅行+”戰略,成為中國汽車品牌中首個將“旅行”作為品牌核心定位的車企。
這一戰略并非簡單的營銷口號,而是貫穿于產品定義、技術研發、用戶運營與生態構建的全鏈路實踐。捷途圍繞“旅行+產品”與“旅行+生態”兩大支柱,系統性地打造出覆蓋越野、空間、智能、健康等多維度的產品力矩陣,并通過“+好物、+權益、+驛站、+潮改”四大生態觸點,將服務延伸至用戶出行的每一個環節。
例如,遍布全球的3000余座捷途驛站,不僅提供沿途的補給與救援服務,更成為車主之間情感聯結與文化共享的線下據點;而與方特、同程等平臺的跨界合作,則讓“車生活”與“真旅行”實現了深度融合。這種從“造車”到“造場景”的轉型,不僅使捷途在用戶心中建立起鮮明的品牌標識,也推動“旅行+”從企業戰略逐漸演變為行業跟進的共同方向。

品類破局:方盒子與旅行小房車,以創新定義市場
在“旅行+”戰略的落地過程中,捷途展現出卓越的品類創新能力。其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莫過于“方盒子”車型——捷途旅行者系列的推出與成功。自2023年9月正式上市以來,旅行者系列僅用26個月便實現累計銷量突破40萬輛,連續20個月月銷過萬,不僅迅速成為細分市場的現象級爆款,更成功將對標車型甩在身后,奠定其“中國方盒子全球冠軍”的行業地位。
捷途并未將“方盒子”局限于造型的差異化,而是通過XWD智能四驅、鯤鵬動力、高階智能座艙等硬核技術的搭載,將其打造為兼具越野實力與日常舒適的全能車型,真正讓“小眾個性”走向“大眾普及”。與此同時,捷途在山海序列下推出的旅行小房車——,以“7大同級唯一”的產品力迅速打開市場,上市首月銷量即近萬輛,再次印證其在場景化品類創新上的敏銳與執行力。
這些成功不僅來自產品定義的精準,更源于捷途對用戶反饋的快速響應。例如,應廣大用戶呼聲,將山海T2更名為旅行者C-DM并納入旅行者序列,實現品牌標識的強化與用戶歸屬感的提升,體現出“用戶型企業”的誠意與靈活。

用戶共營:從單向傳播到雙向奔赴的品牌躍遷
捷途的成長史,也是一部與用戶共同書寫的歷史。在七年的發展歷程中,捷途始終將“以用戶為中心”作為核心經營理念,并通過“直接、直面、直奔”的溝通機制,建立起高黏性的用戶社群。不論是萬金子家族在中衛的盛大聚會,還是南京康泰夫婦、天津獨行軍等真實用戶故事的廣泛傳播,都體現出捷途與用戶之間深厚的情感聯結。這種聯結不僅停留在活動層面,更深入至產品迭代與生態共建中。
2026款旅行者及旅行者C-DM的升級,便大量汲取了用戶在使用場景中的反饋——如增加實體按鍵提升盲操安全性、優化座椅結構與材質增強長途舒適性、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4.0實現更智慧的出行輔助等。與此同時,通過官方改裝套件、APP商城好物推薦、全球驛站服務網絡等生態舉措,捷途讓用戶真正參與到“旅行+”文化的塑造中,實現從“用車者”到“生態共建者”的身份轉變。這種深度共營的模式,不僅為捷途積累了寶貴的品牌信任與社會化資產,也成為其應對新生代用戶需求變遷、實現品牌力持續躍升的關鍵支撐。

七年,兩百萬輛,對于捷途而言,既是一個里程碑,也是一個新起點。在“旅行+”戰略的指引下,捷途通過前瞻的生態布局、精準的品類創新和深度的用戶運營,成功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樹立起差異化鮮明的品牌形象。
面對未來,隨著2026款旅行者與旅行者C-DM的聯袂登場,以及山海、縱橫序列的持續完善,捷途已具備向年銷百萬更高目標發起沖擊的產品基礎與用戶底氣。然而,真正的挑戰或許不在于銷量的數字,而在于能否在快速變化的行業環境中,持續堅守“旅行+”的初心,在技術、生態與用戶關系上不斷迭代、持續共創。正如捷途所言:“向往就前往”——下一個兩百萬的旅程,依然需要與每一位用戶,攜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