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日本移動出行展如期而至。兩年磨一劍,這場汽車界盛事一開幕就再次引發全球汽車業的強烈關注。作為“東道主”的豐田汽車,此番也展現出強勁實力,包下一整個展館,攜卡羅拉、雷克薩斯 LS、世極轎跑 SUV 等多款全新概念車亮相,其中更不乏物流運輸車等工具車的概念設計,這些突破常規的設計充滿了對未來移動出行方式的多維度思考,在場觀眾無一不被這些大膽創新的“腦洞”所吸引。

在品牌層面上,藉著本屆日本移動出行展,豐田汽車集團對旗下的品牌也進行了重新梳理。其中,豐田推出全新口號 “TO YOU”,彰顯出聚焦個體用戶、全力滿足每個人獨特需求的堅定方向;以 “DISCOVER” 為核心,致力于探索豪華體驗的全新邊界;而世極未來將以獨立品牌身份,躋身大豐田品牌矩陣的頂端位置,以延續豐田及日本汽車工業輝煌為己任,打造“面向下一個100年的豪華汽車”。
雖然本次車展的舉辦地在日本,但無論是從豐田此次展出的概念產品上看到不少“中國元素”、“中國需求”,還是比亞迪此次強勢發布一款全新純電K-CAR,都不能看出,在未來,如何開發中國市場?如何應對中國車企的進攻?這些都將會是以豐田為代表的日系車企發展過程中所繞不開的重要課題。
在展會上,DearAuto也有機會跟豐田汽車現任社長佐藤恒治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溝通。對于中國市場尤其是在電動化、智能化上的發展速度之快,這位剛上任兩年的年輕社長既感到驚訝,但也充滿好奇和信心。

豐田汽車社長佐藤恒治(左2)01 ,提速秘笈:100%信任中國合作伙伴和團隊
作為世界級汽車巨頭,豐田汽車的銷售網絡遍布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氣候、人文、經濟、地理等條件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不同的市場就會衍生不同的用車需求。因此,豐田當然比誰都更清楚,針對不同市場制造滿足當地需求的產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事實上,早些年豐田發布的TNGA架構就包含了這些造車理念。當年,豐田大費周章地推行TNGA架構,其底層邏輯就是為了“制造更好的汽車”,而這個架構就是為了能盡量做到投其所好,對不同的市場需求進行迎合。

豐田汽車社長佐藤恒治
但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無論是產品層面還是消費群體層面的分類都在不斷細化。舉個簡單的例子,過去不怎么受國人青睞的旅行車,近年來又被追捧起來了;就連你以為早已擠成“紅海”的家用SUV市場,憑借“大6/7座”、“方盒子”等元素也能硬生生開辟出新的賽道。因此,過去那種只能滿足“大多數人”的個性化,已經不合時宜了。
豐田當然也嗅到了中國市場這份變換的氣息。佐藤恒治在溝通會上也表示:“近幾年出現了很多這種區域的差別,或每一個國家和地區它的要求也不一樣,對環境以及各種需求也都不同,所以我認為要針對每一個地區去看一下它到底的需求是什么。”

豐田IMV Origin
在此次車展上,一款名為IMV Origin的概念車也受到了非常高的關注。據介紹,這款概念車的設計靈感來源于非洲農村,人們會在一些“半成品”板車上按照自己的需求搭建所需的配件,用來運貨的就加裝貨柜,用來載人的就裝上椅子。此外,該車的動力源也可以由用戶自行選擇,未來純電/燃油/混合動力都可搭載,真正做到更高靈活性的“定制化”。
而本次車展上,豐田提出的“TO YOU”口號,當然也是為了更極致的個性化而來。那放在中國市場,如何做到真正的“TO YOU”?在專訪中,佐藤恒治給出的答案是:100%信任中國的合作伙伴和團隊。

“從事業長期發展的視角來看,我們要在消費者所在的地區,由最了解當地情況和消費者的人進行本土化產品研發與交付,這個是我們認為的比較基礎的一個理念。……我們怎么樣能讓速度趕上中國市場的發展?我們認為是要啟用本土化,以最快的速度去面向消費者提供他們需要的產品。”在佐藤恒治看來,只有中國人最懂中國人的需求,既然要打造中國人喜歡的汽車,那這件事就應該交給中國的團隊去做;也只有把這件事全權交給中國團隊去做,才能收獲最高效、最見效的成果。而豐田要做的就是百分百地信任本土團隊。
基于這種理念,所以在今年4月份上海車展時,我們也看到了豐田全球首創的RCE(中國首席工程師)體制落地中國,現已上市鉑智3X、bZ5,以及即將上市的鉑智7,乃至新一代卡羅拉、漢蘭達都將在這一體制下進行研發。

鉑智3X自今年3月上市以來,銷量節節攀升,10月銷量已突破1萬臺,穩居合資新能源車銷量第一,豐田RCE體制已初見成效。
在RCE體制下,豐田“放權”給中國工程師們,讓他們在產品的研發、設計等重要環節中具備主導權。佐藤恒治對此也再次強調:“(豐田)不會去給他們限制,由他們根據當地市場的需求來給我提案,說這就是中國消費者喜歡的車,那我就100% 信任他們去開發這樣的汽車。”
當被問及這次參展的Corolla Concept設計是否有參考中國市場需求,以及會否被導入中國市場時,佐藤恒治給出的回答是:“豐田并不是說生產了一款車,就要強勢給到消費者,而是說要看消費者需要什么,要先聽取你的需求,然后根據需求去做這些必要的、必須的事情。”

不難預見,更中國的豐田車,已近在咫尺。
02 ,豪華品牌競爭的下半場:滿足更豐富、更高標準的移動出行需求
而“個性化”的需求,在豪華車領域不僅會被延續,甚至會向著更高層次的方向被放大。這就要求一家車企要擁有足夠的研發和設計實力,去滿足這些更豐富、更高標準的移動出行需求。
在此次車展上,雷克薩斯以“DISCOVER”為主題發布的一系列涵蓋海、陸、空的概念產品,就正好讓品牌秀了一波“肌肉”,也讓外界對豐田集團未來在豪華車領域的發展充滿期待。
展臺上,一臺六輪的雷克薩斯LS收獲無數人的關注。過去,LS是Luxury Sedan的縮寫;今天,隨著用戶對豪華的定義和需求在不斷改變、更新,LS也可以變成了Luxury Space。而為了符合“豪華舒享大空間”的產品定位,設計師團隊也不是一味把車做大、做高,而是以更硬核的技術入手來實現空間上的突破。

雷克薩斯LS概念車
大車配大車輪,在過去這是最常見不過的設計。但帶來的問題就是,大車輪會侵占一部分后排空間。佐藤恒治解釋道,“比如說大家可能會關注到我上下車的這個動作是不是舒服,進入到這個車內空間之后,我的感受是不是很好等等這些。所以考慮到這些之后,如果客戶上下車時覺得不是很方便,可能因為后面車輪特別大,占取了一定的空間,或者說阻礙了上下車的高度,包括車門左右滑動的時候,是不是也有不喜歡的地方等等,我們是希望跟配合更多消費者的更細致的需求,然后去打造提供新價值的汽車。”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才出現了大家眼前所見的這臺六輪的雷克薩斯LS。佐藤恒治坦言:“因為我之前主要是負責懸掛的,所以說我非常了解六輪設計是有多困難。但是我知道會長(豐田章男)肯定說正因為難,所以才要做,這個才是挑戰的意義所在。”
在交流中,佐藤恒治強調,豪華品牌“不只是賣車,更是高級生活方式的伙伴”,而中國消費者“極高的感官度”,讓雷克薩斯必須在細節體驗上做到極致,“比如車內氣味、座椅包裹性,這些都是 RCE 團隊會反復打磨的點”。

當下,車企通過打造“偽場景”、“偽需求”所推出的“偽創新”大行其道——16.8億駕駛模式、真圓輪轂、“冰箱彩電大沙發”、車內馬桶、車載淋浴間……這些所謂的“創新”既沒有任何技術壁壘,有些更是嚴重脫離用戶的真實需求。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豐田這份始終以技術創新來建立競爭優勢的堅持,以及回歸汽車作為交通工具的基本屬性,深入聆聽不同消費群體需求的耐心,便顯得尤為珍貴。越來越理性的消費者最終都會明白,什么樣的汽車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而這樣的車企造出來的產品,相信也會獲得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的支持和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