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拉5這次預售發布會,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并沒有上臺,但發布會前,他還是抽出時間在長城技術中心的三樓會議室和媒體進行了一場短暫但深度的交流。
當天,他穿著橘色衛衣、白色羽絨馬甲的打扮出現在會議室時,整個人比平時多了一絲“少年感”。但只要開口,那種熟悉的魏建軍式直率立刻回來了——不端著,回答直接爽快,而且很敢說。他的很多發言,都會讓我心中想起一個聲音:真不愧為汽車圈最敢說的男人。
和同齡的車企老總相比,魏建軍是當下少有還依舊活躍在一線的掌舵者。這種“活躍”,不只是體現在堅持高強度工作,還體現在愿意嘗試很多新事物,比如,他幾乎每天都會在社交媒體發布動態,有時一天更新好幾條;他不僅直播、拍宣傳片,還以車手身份參加越野耐力賽;最近,他又玩上了電競和攀巖......
現在年輕人愛干的事,他幾乎都不落下,絲毫看不出已經61歲的“高齡”。
這些經歷,也讓他收獲了“最懂年輕人的車企老板”的稱號,對此,他的回應很謙虛:
“我不敢這么說。”
他表示,自己年紀擺在那,跟年輕人肯定有代差。不過,代差不代表隔閡。“交流起來我覺得也沒有什么太多的障礙。”這句話又能看出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輸的勁,很真實。

這種“不裝”的態度貫穿他的整場發言。
近年來,魏建軍的創始人IP運營做得風生水起,如今基本上已經是除了雷軍以外汽車圈最有影響力的老板。
但在談及個人IP的成功時,他卻把成績歸功于幕后團隊。
他表示自己是“聽話好老板”,把自己在傳播工作中的定位形容成“一個沒有架子的演員”,“我現在特別佩服制片人、導演,大部分幕后的策劃者們。”
相比以往“技術狂人”的強勢形象,近年來的魏建軍越來越愿意把自己放進品牌敘事里。
事實上,除了這次5預售發布會,你可以在長城旗下任何一個品牌看到魏建軍的站臺、造勢。
比如,在之前的2025中國汽車越野拉力錦標賽金塔分站賽暨第六屆敦煌越野耐力賽上,他以車手身份駕駛二代哈弗H9柴油版,首次出征便順利完賽;他還多次參與旗下各品牌的直播活動,從去年的“魏建軍的周末”到今年的“漫游蘇州”,形式越來越多樣,之前甚至還拉著高管直播股東大會。

不難看出,只要是為了公司好,魏建軍什么都愿意嘗試。這種以身作則的態度,也讓長城高管團隊集體入駐微博平臺,有些還成為了“網紅”高管,曾經“封閉”的長城正變得越來越開放。
當天他這一身年輕的穿著也是最好的例子。魏建軍稱自己平時最愛穿舒適的牛仔褲,但今天被要求更年輕點,因為要符合歐拉5“年輕”的調性,所以他欣然接受了這個提議,“只要他們需要,裝點嫩也可以。”
這句話成功把現場所有人都逗笑了,但這也恰恰把長城現在的品牌姿態直白地展現出來——
一個更年輕,也更坦誠的長城呈現在了大家面前。
不過,一旦話題轉到研發和造車上,魏建軍又恢復了以往的認真和嚴肅。
對于研發,不久前他在雄安舉辦的2025中國品牌論壇上提出了長城“研發不設上限”的觀點,因為“技術是品牌最硬的底氣。”

此次這個話題再次被問及,他給出了更完整的解釋:
“這里面有一個研發效率的問題。”
他表示,對比國際上大公司的研發效率,研發占比越大的公司未必是出成果最多的,當然這里還有絕對數,研發費在銷售額的占比。有的公司很高,但是實際上它的利潤并不好。
“不設上限”不是無條件燒錢,而是基于必要性的“飽和性投入”,他強調:“我們以前有一句話叫過度投入,飽和性投入,需要了那就要投入,不需要的時候我把研發費提高也是浪費。”
一句話總結就是,研發不僅要有雄厚的資金支持,還必須高效。
長城也確實是這么做的,高利潤是最好的說明——長城一直是最會賺錢的中國車企之一。數據顯示,2024年長城凈利潤達126.92億元,今年前三季度達到86.35億元。在當前這個普遍不賺錢的時代,長城還能做到這么高的利潤,可謂是非常厲害,研發效率相當高。
談到造車,魏建軍也不掩飾自己的私心和野心。
他表示自己對汽車一直很喜歡,到現在也非常投入,但毫不諱言走了很多彎路。“有不少失敗的車型。沒有把商品以用戶為中心,甚至有的沒有產生那么大的價值。”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對于之前犯的錯誤并不逃避,甚至還表示,自己可能今后還會犯類似的錯誤。
“看人家做那些車做得那么好、那么運動,由于內心的這種喜歡,又是老板,犯錯誤的機會就大。”
這句話帶著坦誠,也暴露了他身上始終存在的那部分“汽車狂人”的底色。
駕仕結語:
在這場對話里,魏建軍一如既往地直接和坦承。也正是這種狀態,讓長城能夠突破內卷競爭,找到自己獨有的發展節奏。
魏建軍說過很多話,有好聽的,也有不好聽的,甚至有時候難免還會得罪人。但始終不變的,是他對于汽車這份事業的熱愛、敢打拼、敢為人先的態度,以及對于中國汽車產業向好向強發展的愿望。
或者正是這樣的魏建軍,讓我們相信,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長城正在變得越來越有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