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第三季度財報,再度降低了長城“利潤第一”理念的說服力。
“長城汽車不害怕銷量下滑,銷量前十名的車企大部分都虧錢了。”“銷量哪怕跌落前十也不怕,也不去追求沒有意義的銷量。”2024年,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對利潤、高質量發展的追求。
但如今,長城汽車的經營質量正面臨考驗。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長城汽車歸母凈利潤為22.98億元,同比下滑31.23%。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86.35億元,同比下滑16.97%。
反觀長城前三季度的銷量,總體銷量同比增長8.15%。為何銷量上漲,利潤不增反跌?魏建軍孜孜以求的經營質量,為何下降了?
01 銷售費用“超支” 毛利率下滑
針對歸母凈利潤、扣非歸母凈利潤等數據下滑的情況,長城汽車在財報中解釋稱,本報告期公司實現銷量和營業收入的同比增長,同時因加速構建直連用戶的新渠道模式,以及加大新車型、新技術的上市宣傳及品牌提升,投入增加導致收益波動。
這一解釋直指銷售費用的增長。財報顯示,長城汽車前三季度銷售費用高79.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8.37億元,增幅高達55.52%。同時,這也已經超過了2024全年78.3億元的銷售費用總額。
在銷售費用之外,長城其他“三費”管控得當。其研發費用為66.36億元,同比增長6.86%。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不增反減,前者同比下降4.50%,后者甚至轉“負”,“創收”15.6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長城汽車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下滑了17.64億元,這一數值甚至遠低于銷售費用增長的數額。這也意味著,銷售費用的增長的確為長城歸母凈利潤下滑的主因。
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下,上漲的銷售費用是否轉化為品牌高端化、經營高質量化的動力?
同為民營企業的比亞迪、吉利,也在進行高端化突圍。在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例數據上,比亞迪前三季度為3.27%,吉利(尚未公布三季度財報)上半年為5.58%,而長城汽車前三季度為5.18%。
其中,比亞迪正在推動仰望、騰勢、方程豹三大品牌的高端化,吉利正在推動極氪、領克的高端化。
在過去三個季度的時間內,長城汽車的大多數焦點匯集于魏建軍一身。比如魏建軍談行業內卷、0公里二手車,魏建軍力挺胖東來,魏建軍拍攝的短片《年方 35》成功出圈……在社交媒體上,鏡頭懟臉直拍魏建軍的問答,也收獲了不少流量。
除了流量之外,魏建軍的出鏡、企業家賬號的打造,也帶來了外界對長城汽車這一企業的關注,并在行業中帶動了價值觀、經營態度的討論。同時,也引發了一定爭議。
在一個性格鮮明的掌門人躍然“網”上,產品營銷擁有大量資金支持之時,長城汽車的賺錢能力卻在下滑。反映到財報上,長城汽車的毛利潤、毛利率出現下降。
三季度財報顯示,長城汽車前三季度營收約為1536億元,同比增長7.96%。這主要是由于其銷量增長,9月產銷快報顯示,長城汽車前三季度銷量約為92.3萬輛,同比增長8.15%。
但與此同時,長城汽車的毛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毛利率(毛利潤/營業收入)卻出現下滑。數據計算顯示,其毛利率由去年前三季度的19.96%,下降至今年同期的18.40%。而在營收上漲的情況下,毛利潤也罕見地由約284.0億元,下滑至282.6億元。

雖然,在汽車行業內,18.40%的毛利率、86.35億的歸母凈利潤仍算較為可觀,但對追求經營質量的長城汽車而言,增收降利、毛利率下滑,不是一個好的訊號。
02
坦克被“圍剿” 魏牌量少勁足
雖然魏建軍曾多次強調利潤的重要性大于銷量,但銷量是利潤的來源。要高質量的經營,就需要高質量的銷量。
哪些品牌擔負了長城汽車“高質量的銷量”?
長城汽車旗下有五大品牌,分別為哈弗、WEY、長城皮卡、歐拉、坦克。其中,坦克和,是長城汽車旗幟鮮明提出向高端化沖擊的重要載體。魏牌聚焦高端智能新能源賽道,而坦克以高端越野為核心定位。
高端意味著品牌有溢價,銷售有高毛利,也意味著有質量的經營。因此,這兩大品牌與魏建軍“經營質量”的要求息息相關。
但是,兩大品牌目前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是坦克,其是長城旗下品牌中絕對的“黑馬”。2021年,坦克品牌成立,主攻硬派越野市場。2021年-2024年間,坦克的年均增長率達39.8%;年銷量由8.5萬輛增長至23.1萬輛;占長城總體銷量比例從6.60%上升至18.74%。
但今年前三季度,一向高歌猛進的坦克品牌,罕見地出現同比下滑。數據顯示,坦克前三季度銷量為16.5萬輛,同比下滑2.75%。雖然下滑幅度不高,但也意味著其銷量的增長面臨后勁不足的挑戰。
橫向來看,坦克面臨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越來越強。
坦克的“大單品”主要有坦克300、坦克500兩款車型,前者在其前三季度銷量中占比超過50%,價格在20萬元-25萬元之間。坦克500占比為27.7%,價格在30萬元-40萬元之間。
摸著坦克過河的方程豹,是坦克的一個勁敵。其成立于2023年6月,與坦克類似,專注硬派越野細分市場。2024年方程豹銷量平平,為5.6萬輛。但今年以來,在走量新車鈦3、鈦7的幫助下,其銷量實現了飛躍式的增長。

乘聯分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方程豹累計銷量為11.5萬輛,同比增長279%。坦克與方程豹,一退一進之間,攻守之勢易矣。乘聯分會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方程豹與坦克的銷量差距高達13.9萬輛,而今年前三季度,二者的差距縮小到5萬輛。
具體到車型上,前三季度,坦克各個車型銷量或微增,或微降,而方程豹卻突飛猛進。老款車型豹5穩步增長,三大新款車型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今年9月才上市的鈦7已經實現月銷8千。
注:方程豹鈦3、鈦7、豹8三款產品于2024年9月后交付,故去年同期銷量為0
方程豹三款產品豹5、鈦3、鈦7的價格區間,剛好形成了對坦克300的上下夾擊。與此同時,坦克500、700等高端產品,也在面臨其他硬派越野“新貴”的挑戰。
比如,8月上市的猛士M817,售價31.99萬元起,搭載了“滿血華為”(包括華為乾崑智駕ADS 4、鴻蒙座艙5等)技術。終端零售數據顯示,今年9月,猛士M817銷量為1313輛。
開辟了高端硬派越野品類的坦克,“守江山”并不容易。與之相比,魏牌的突破是意外之喜。
魏牌成立于2016年,是魏建軍“賭上姓氏”之作。最初,魏牌主打高端,但并未強調能源形勢,這一階段推出了 VV5、VV6、 VV7 等車型。2020年開始,魏牌帶來了初步智能化、電動化的瑪奇朵、摩卡、拿鐵等車型,這段時間內新車定名等問題備受外界詬病,魏牌銷量也逐步滑落。
真正的轉機出現在2024年,魏牌逐漸收縮車型數量,聚焦于SUV、MPV兩款車型。同時,其引入智駕供應商元戎啟行的端到端智駕大模型,并導入了冰箱、彩電、大沙發等配置。
注:2021年銷量不包括坦克300
2025年,長城耗費重金打造的智選直營門店,也遷出了坦克品牌,直接變更為魏牌專屬直營門店。據媒體報道,不少城市的長城智選零售中心已經換上新招牌“魏牌新能源”。
向新勢力學來的直營模式,大大改變了用戶體驗,對魏牌銷量的拉動也非常明顯。今年1-9月,魏牌銷量為6.4萬輛,同比增長96.3%,接近翻倍。
不過,長城犧牲短期經營質量打造的直營模式,讓魏牌有了較好的發展勢頭,但尚未讓其銷量恢復到2020年的水平。與此同時,將坦克品牌遷出直營店,確保了魏牌品牌調性和服務的統一,但對坦克的犧牲較大。這也能從坦克同比下滑的銷量中窺見一二。
與此同時,魏牌藍山所在的中大型SUV市場強者如云,要想實現持續突破有很大的挑戰。比如,小米YU7、理想L7、問界M7等產品都是絕對的明星爆款。高山已在新能源MPV市場名列前茅,但相對而言新能源MPV仍是小眾市場,對銷量的拉動不足。
總體而言,長城汽車的高端品牌面臨不小的挑戰。在硬派越野細分市場中,坦克仍然擁有統治力,但后勁不足,競爭風險大。魏牌的表現可圈可點,但總量仍顯不足,后續表現有待持續觀察。
不追求銷量,追求利潤的長城汽車,前三季度交出了一份“銷量升,利潤降”的財報。理想與現實的差異之間,是企業戰略與行業現狀的些許錯位。未來,長城是否能做到魏建軍口中的“經營質量”,坦克和魏牌,必承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