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時間里,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走上了快車道,尤其是隨著插混、增程車型在產品和技術層面的表現越來越強勢,新能源汽車的整體競爭力也持續強化,現在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超過了50%,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流派。很多之前堅持購買燃油車的小伙伴,現在也開始擁抱新能源汽車了,因為總體上來講,新能源汽車的體驗感,相比于同等價格、級別的燃油車,要強很多……

那么很多小伙伴因為各種原因,對純電車還不夠信任,所以選擇插混或者增程車型,但是其中又有一部分小伙伴比較糾結,那就是選擇插混和增程車型,都是可油可電,有什么指標是特別重要的嗎?
實際上,在過去幾年的市場競爭中,很多新能源車企都在競爭一個指標,那就是虧電油耗,也是因為虧電油耗的存在,才出現了多擋插混這種基本趨近于燃油車的插混車型,很多小伙伴覺得,購買插混和增程,就是因為沒電了可以用油,所以虧電油耗低肯定是沒有問題。但是在我們看來,虧電油耗可以算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但是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如果大家對虧電油耗特別在意,那么本質上思維還停留在燃油車階段。

很多小伙伴買完插混和增程車型之后,都會先加一箱油,然后充滿電,但是很多小伙伴把車開回家之后,幾個月過去了,一箱油還沒有燒完,但是電可都充了好多回了,為什么呢?因為在有選擇的情況下,純電行駛的質感、省錢的程度都要遠高于發動機或者增程器啟動,所以很多小伙伴買了插混和增程車型之后,就當成純電車開了,因為大多數人的大多數用車場景,都是短距離通勤,比如上下班、送孩子上下學等。

所以其實我們認為,對于準備購買插混和增程車型的小伙伴們來說,可以參考虧電油耗,但是更應該看重的是插混和增程車型的純電續航里程和充電功率,這兩個點才是和大多數用戶日常息息相關的參數,純電續航里程越長,則意味著充電的頻次可以更少,而充電功率越高,則意味著充電用到的時間更少。所以這兩個指標會直接影響到插混和增程用戶的使用體驗,而大多數用戶對于虧電油耗的感知,其實并不明顯。

實際上,從今年開始,很多車企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我們就看到了一些大電池、高速率充電的增程車型,比如搭載80度電池、純電續航里程500公里、具備800V超充能力的零跑D19,以及純電續航里程400公里的智己LS9等等。

這些車型都是具備了大電池,而且充電速度堪比純電車的增程式電動車,而且基本上都是大車,這些車的虧電油耗都低不了,但是問題不大,因為純電續航里程足夠長,而且還支持高壓快充。所以在絕大多數短距離通勤和長途行駛中,都是可以完全當純電車開,只有到了充電樁資源比較稀缺的場景下,才需要啟動發動機和增程器,所以油耗高一點,也不會影響整體體驗。

總而言之,在我們看來,在購買插混和增程車型的時候,虧電油耗可以是一個參考的指標,但是更需要看重的是純電續航里程和充電功率,這兩個指標對于插混和增程車主使用體驗的影響,還是非常明顯的,大電池、高功率充電,可能也將成為未來幾年插混和增程車型發展的一個新方向。